2015年始,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海丝组指导下,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联合宁波航运交易所承担了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海丝指数”的研究和推进工作,该项目被国家列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三年(2015-2017)滚动计划》。
2015年10月,作为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主要成果之一,“海丝指数”建设项目与波罗的海交易所确定定期联合发布相关指数。10月23日,“海丝指数”的核心之一——“海上丝路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在波罗的海交易所官方网站正式发布。这是波罗的海交易所自1744年成立以来首次发布其他机构的指数,标志着中国航运指数首次走出国门,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对于提升中国在国际航运市场的话语权意义重大,同时也开拓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新领域。 |
浙江大学中东欧研究中心集聚中东欧研究一流人才,探索打造集基础研究、咨政建言、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为一体的中东欧国家研究新型智库,既能对中东欧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对外关系、文化、外交、能源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研究,又能以国别研究为基础上升到学科研究,从学科的角度实现理论创新;既能围绕中国-中东欧合作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的重大理论和应用问题研究,为国家相关战略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又能提供对象国投资分析、贸易争端以及问题解决等信息服务,为中国企业“走出去”、“走上去”保驾护航。
|
信息中心 副主任:李莉 联系电话:88273009 |
发展中心 主 任:孟东军 联系电话:88981432 副 主 任:敖 晶 联系电话:88273009 |
综合办公室 主 任:马伟红 联系电话:88981422 |
浙江大学西部院区域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主 任:徐 林
执 行 主 任:王诗宗
核心团队成员:蔡 宁
陈建军
何子英
赖普清
童志锋(浙江工商大学)
周亚越(宁波大学)
王 谦(四川大学)
中心办公室主任:邵 明
|
浙江大学西部院政府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
中国政府体制改革已经开始进入攻坚阶段,政府治理既是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形成“五位一体”发展格局的重大主题。成立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政府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目的:立足我国政府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借鉴国际前沿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成果,促进政治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的学科交叉,凝练学科方向,凝聚研究团队;同时,提升应用和政策的研究水平,对接国家、部委和地方的战略和政策需求。 研究内容:中国政府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财政与税收体制改革;地方政府治理与官员行为;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及其应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 执行所长:钱 滔
特邀成员:潘士远、章奇、王弟海、吴意云、钱彦敏、王永齐
|
浙江大学西部院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
所 长:沈满洪(宁波大学校长)
副所长:胡剑锋(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李植斌(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魏 楚(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自斌(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教授)
|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
宗旨:贯彻落实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坚持高层次、开放式、前瞻性的发展方向,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围绕生态文明为中心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政策咨询、科技服务、人才培训、国际交流合作等活动,努力建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研究、科学实践、国际合作、政产学研结合的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生态文明研究的科研团队。 主要研究方向:生态文明的基础理论研究;国际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机构和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研究;国内外生态文明比较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与实践研究;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及实施路径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生态文明相关技术支持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经济与产业研究、生态建设与流域治理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研究等。
团队成员:薛凤海、杨春光、蓝琦、孟东军、张清宇、张建英、王平、张志剑、叶小梅、杜森、刘莉莎、田伟利、曹登科、章芸、陈国亮、周鑫雨。
联系电话:0571-88981432
|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文化与旅游研究所 研究内容: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及规划编制、文化挖掘与整理、文化出版和推广、文化产业培育、旅游文化开发、东西部及中外文化交流、城市形象定位及品牌塑造等。
常务副所长:陈健
副 所 长:张嘉强、张佑林
下设办公室、项目研究部、成果推广部。
研究所与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人文学院的文化创意研究所、人文旅游研究中心、国际文化与传媒学院的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所、管理学院的旅游研究所以及本院区域规划研究所等,都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
区域经济规划研究所 |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由原杭州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和原浙江医科大学人口与医学研究所于2000年3月合并而成,在职科研人员1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4人。人口学具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为浙江大学重点扶持学科。现任常务副所长米红教授,副所长由周丽苹(调研员)、班茂盛(副教授)担任。 围绕人口与发展这一主题,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硕士生的培养工作,形成了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人口与社会发展、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生命质量与生殖健康4个稳定、具显著特色、水平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居前列地位的研究方向。开设有以下10门必修课:社会学原理、人口学原理、发展经济学、现代人口统计分析技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人口与社会发展规划方法、社会保障导论、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另外,开设有16门选修课。
研究所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目前已培养了70名人口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了一批合格的高级人才。
80年代以来,相继承担了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计委、计生委、统计局到国际合作(联合国人口基金、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世行贷款等60多项课题,被有关部门采纳20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 项,高校人文社科奖2项,省部级奖28项,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学学科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著作有:
《青海省柴达木国土资源》原华荣(排三)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软科学)三等奖
《开发扶贫与环境移民》原华荣(排二) 1998年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中国城市化区域问题研究》王嗣均著,1998年第二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人口素质与中国现代化》王瑞梓(主编之一)1994年获首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浙江人口发展战略》 王瑞梓主编, 1994年获首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人口与发展》 原华荣著, 1995年获甘肃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兴陇奖"三等奖
《当代甘肃人口问题》 原华荣著, 1997年获甘肃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兴陇奖"三等奖
《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浙江卷》王嗣均著,1999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人口发展多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尹文耀著,1999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反贫困与人口问题》叶明德、刘长茂著,2001年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人口结构学》刘长茂、叶明德等著,获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究报告有:
《21世纪辽宁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尹文耀著
1998年获第二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浙江省未来人口发展与稳定低生育水平对策研究报告》尹文耀、叶明德、李芬、张海勇。1998年国家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1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疏勒河移民开发与安置布局研究》原华荣(排二) 1997年获甘肃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兴陇奖"一等奖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的研究论文有:
"中国贫困地匹人口、资源与经注明社会发展" 刘长茂、叶明德, 1988年获第二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生育的影响"叶明德著,1994年获首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
账号 | |
密码 |